国际商报记者 顾鸿儒
自7月1日起,《中国(新疆)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正式施行。《条例》共八章六十二条,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,从管理体制、投资开放和贸易便利化、特色产业、金融服务、服务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建设与向西开放、营商环境与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规定。
受访业内人士认为,《条例》将推进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发展,助力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,推动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,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是新疆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有法可依、有法可循的重要依据。
益企政策助发展
为促进产业聚集和创新发展,《条例》提出诸多益企政策措施,赢得企业广泛赞誉。
在贸易便利化方面,《条例》支持探索实施开放透明、高效便利的货物进出境监管模式,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服务模式等。“这将极大地提高公司物流运作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例如,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,公司可实现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,减少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,提高货物流转速度。”新疆国际陆港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副部长李祥坤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。
“我们的整体通关时效大幅提升80%,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贸易便利。”中世运(新疆)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,2023年11月1日,在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,企业迎来了重大发展。自去年10月起,海关、综保区管委会联合铁路等部门,将综保区“保税功能+口岸作业功能”创新性地延伸至铁路集装箱场站,首创“智能出区+图定班列”商品车出境模式,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。
此外,诸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备受企业认可与期待。“《条例》明确乌鲁木齐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、现代物流等产业,这与公司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。政府在资金、用地、人才等方面对片区产业发展的保障,将有助于公司吸引更多的资源,扩大业务规模,提升服务能力。”李祥坤说。
据了解,《条例》还支持建立改革创新激励机制,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贸试验区对法律、法规未明确禁止或者限制的事项开展创新活动。“企业可在物流运输服务模式、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,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”李祥坤说。
法治护航促开放
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,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276.7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外贸增速高于全国增速20.4个百分点,规模已超去年上半年水平。新疆自贸试验区成为驱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。前5个月,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、霍尔果斯、乌鲁木齐片区进出口值分别为379亿元、346.4亿元、276.1亿元,合计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4%,充分印证自贸试验区平台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能。
“《条例》施行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中国向西开放构筑坚实的制度型支点,这是基于新疆独特地缘禀赋的战略升级。”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,《条例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:一是顶层设计破冰,以地方立法形式固化改革成果,切实稳定经营主体的预期;二是开放规则对标,将边境经济合作、跨境服务贸易、数据跨境前沿议题纳入法治框架,为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铺路;三是区域协同破壁,激活新疆连接中亚的枢纽功能。
在李祥坤看来,《条例》的施行将为公司带来重大发展机遇。“《条例》为新疆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,有助于进一步衔接国家授权改革措施,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。乌鲁木齐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片区,公司所处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,能够更好地发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作用,助力新疆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、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拓展。”
“《条例》的施行具有深远影响。乌鲁木齐片区未来将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企业入驻。同时,《条例》提出支持乌鲁木齐建设陆港型、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这对商品车出口的物流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,将使商品车出口更顺畅、更便捷。”中世运(新疆)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中国正规股票app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